近年來,政府的“走出去”政策明顯呈現(xiàn)出新的特點,即由以往的中國企業(yè)“走出去”,演變?yōu)橹袊髽I(yè)與中國資本同時“走出去”,形成兩條腿走路。尤其是2007年,以中國投資公司認購美國黑石集團股份、國家開發(fā)銀行參股英國巴克萊銀行集團、QDII基金大舉發(fā)行為標志,中國掀起了一輪資本對外投資的新高潮。
當國內資本積累到一定程度,適度向外輸出是一種必然。對中國資本來說,對外投資只是剛剛開始。盡管還處于蹣跚學步階段,我們已不難發(fā)現(xiàn),中國資本的海外投資之路并非坦途。中國投資公司對美國黑石集團的投資,甚至超過了“中航油事件”的虧損額度。QDII基金在香港市場,乃至國際市場上也是出師不利。
中國資本在國際市場上遭遇滑鐵盧,這不能不說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情。當然,由于中國資本初涉國際市場,“交學費”總是難免的,只是這學費支付得未免太高。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雖然中國資本在國際市場的征途遭遇了一些挫折,但在總結教訓之后,必定還要繼續(xù)上路。我們看到,就在中國投資公司巨虧的情況下,中國市場的又一支生力軍—社;,也選擇與包括凱雷在內的三家美國最大的私募公司進行談判,以收購其最高不超過9.9%的股份。
另外,我國政府支持境內居民直接投資香港市場的“港股直通車”也在積極進行籌備,并將選擇合適時機推出?梢韵嘈,中國資本最終將融合在國際市場之中,成為國際市場上的一股新生力量。
在中國資本邁向國際市場過程中,有幾個問題是需要引起注意的:
投資時機的選擇要適當。放眼全球資本市場,在經(jīng)過了四五年的大牛市后,目前,全球股票的價格都已大幅升高,很難有稱心如意的投資對象。包括黑石、凱雷在內的長期從事股權投資的私募基金,也紛紛把目光轉向了中國市場。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資本卻選擇出海,進入國際市場,顯然面臨很高的投資風險。是否有必要放緩進軍國際市場的步伐,或者在投資價格方面更計較一些,這顯然值得中國資本認真考慮。
認真處理好對內投資與對外投資的關系。中國資本走向國際市場的大方向是對的。但如何處理好對外投資與對內投資的關系,卻需要認真對待。一個明顯的事實是,中國投資公司把30億美元投給了黑石集團,而黑石集團卻拿出最高不超過6億美元認購中國藍星集團20%的股份,這等于是用中國投資公司的資金,在中國市場上為黑石集團謀取利益。既然如此,中國投資公司何不自己投資藍星集團呢?畢竟在國際市場上難有合適投資對象的情況下,投資中國自己的市場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提防中國資本成為國際資本的“人質”。最明顯的就是中國投資公司對黑石集團的投資,鑒于中國投資公司被困,國人對此議論紛紛,政府有關部門難免想要“拉兄弟一把”,于是,在黑石集團收購藍星集團的過程中,一路都是綠燈放行。而實際上,在外資并購問題上,我國政府部門是從嚴把關的,如“徐工收購案”可謂歷盡艱辛,至今仍然未見批復!八{星集團收購案”能捷足先登,這其中是否有中國投資公司的因素在起作用呢?若果真如此,那這被套的中國投資公司豈不是成了黑石集團的“人質”?但愿這種分析并不屬實,更希望中國資本不要再次為國際資本所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