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下載APP
及時接收最新考試資訊及
備考信息
一、會計準則國際化的必然趨勢及我國現狀
會計區(qū)別于其他社會學科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其具有很強的技術性。而科學技術是無國界的,這是會計準則國際化的客觀基礎。而基于經濟的全球化及資本市場的國際化、跨國公司發(fā)展的需要、解決與他國之間貿易糾紛的需要、防范金融危機的需要,會計準則國際化成為一種必然。
以1992年發(fā)布《企業(yè)會計準則》為起點,我國已積極參與到了會計準則國際化之中。為適應我國市場經濟發(fā)展,應對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客觀需要,我國在制定和完善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過程中,始終注意借鑒國際會計準則。到目前為止,已制定發(fā)布了企業(yè)基本準則和16項具體準則,涉及關聯方披露、會計政策變更、固定資產和現金流量表等項目?;诖耍覈鴷嫓蕜t在許多方面與國際會計準則取得一致或進行了協調。具體表現在:
?。?)在會計準則中統一使用國際上通行的會計等式,以國際流行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取代了“資金來源=資金占有”會計平衡等式。
?。?)接受了國際上普遍認可的會計原則、基本假設和其他會計基礎慣例,使我國的會計核算基礎制度與國際慣例趨同。
?。?)提出了資產、負債和收入等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原則,比如在確認收入時,主要考慮與商品所有權有關的風險是否轉移給了購貨、接受勞務方,而報酬是否轉移給了銷售方,這與國際會計準則所規(guī)定的收入確認條件也是一致的。
(4)根據客觀實際的需要,有選擇的采用了長期被視為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提取資產減值準備制度,采用加速折舊法、成本與市價孰低法等體現穩(wěn)健主義和市場經濟要求的方法。
?。?)采用了國際上通行的制造成本法,認可了允許將企業(yè)期間損益的確定建立在資本保全基礎上的資本保全制度。
?。?)建立了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及其附表在內的財務報告體系。報告從格式、項目到內容,均與國際會計準則的要求一致。
上述我國會計準則的國際化,使得按我國會計準則編制的財務會計報告,在境內發(fā)行B股和到香港發(fā)行H股,按我國國際會計準則所要做的調整已經大大減少。
二、我國會計準則國際化中存在的問題
1、我國目前沒有一個統一的概念框架。國際會計準則和大多數發(fā)達國家在制定會計準則時均有一個概念框架作為參照,以起到指導作用。但我國還沒有這樣一個概念框架。其結果是,我國沒有采用一套系統一致的方法去發(fā)展會計準則,而采用了將中外會計準則的個別差異分項處理的方法。另外會計準則體系不夠完備。財政部已出臺的企業(yè)會計準則包括基本準則和 16項具體會計準則,在數量上與國際會計具體準則41項和美國會計準則100多項存在明顯差距。況且我國會計準則的制定速度仍不夠快,實際中暴露出來的可能影響財務會計數據質量的一些重大問題未能及時得到解決,如:各項損失準備不夠充分,不良資產不能及時得以消化,虛盈實虧、資本消釋現象比較嚴重。
2、會計準則的制定沒有突出市場經濟主體,尤其是滿足投資人和債權人信息需求的信息披露不足。首先表現為信息披露范圍太窄。例如,我國的會計準則缺乏通貨膨脹下的相關規(guī)定以及職工福利和退休金方面的財務信息。而國際會計準則(IAS)第29號對惡性通貨膨脹,第19號和第26號對退休金費用和計劃分別作了有關規(guī)定;其次是信息披露規(guī)范仍過于簡單,層次仍不夠清晰,透明度仍不夠高,也沒做到公平執(zhí)行;以審批代信息披露監(jiān)管力度仍不夠大等。
3、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相比,解釋的明確性、方法的可操作性欠缺,導致準則利用上的隨意性。如利用關聯交易和計提減值準備操縱利潤的現象;濫用追溯調整法,有意推遲確認當期損失,以后年度再進行追溯調整,導致會計信息缺乏可比性。這些均與準則規(guī)定籠統、解釋不明確、缺乏可操作性有關。
4、企業(yè)法人治理結構不健全,投資主體不到位、產權關系不清晰,國際會計準則強調的保護所有者權益的相關準則也得不到很好的實施。
5、相關法規(guī)的不協調。如《公司法》規(guī)定以企業(yè)利潤指標而不是以有關財務狀況、現金流量指標作為對公司進行監(jiān)管和評價,這不僅導致我國企業(yè)為粉飾利潤指標而采取種種違法、違規(guī)的做法,也與國際會計準則要求更加關注現金流量等指標不相協調。會計準則和傳統會計制度的關系比較混亂,企業(yè)之間的會計信息缺乏可比性?,F階段我國會計準則實際上是準則和制度并存的規(guī)范模式,一方面,企業(yè)具體會計準則主要是規(guī)范上市公司會計行為的,非上市公司企業(yè)在相當時期內仍采用會計制度的規(guī)范形式;另一方面,在政府和非營利組織會計體系中,財政總預算會計和行政單位會計采用會計制度的規(guī)范形式不一,不同行業(yè)的企業(yè)執(zhí)行各自行業(yè)的會計制度,會計口徑不統一,會計信息的可比性較低。
三、穩(wěn)步推進我國會計準則國際協調
國際會計準則需要協調的道路究竟怎么走?當然,協調工作并不一定要按已有的某一思路進行,甚至可以創(chuàng)造出一種新的思路。我們認為,無論是從近期還是遠期,地區(qū)還是地界的角度來看,實現完全的“會計準則國際化”是不可能的,“協調”的目標只能是逐步增強可比性,并在國際經濟交往中的重要領域內一些基本的會計原則得以國際化。隨著我國加入WTO和世界經濟一體化,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做好會計準則國際協調的實現方式具有重要意義。
1、中國將來的會計準則應該既參照成熟市場經濟中的會計準則,同時也要考慮中國特色,構建中國會計準則理論框架。國際會計準則作為成文的國際會計慣例,缺點是比較簡單、原則不夠細致,在其他國家和地區(qū)(香港和臺灣)有關準則中的合理內容以及不成文的會計慣例,由于經過了成熟市場經濟體制的檢驗,被實踐證明行之有效,在與我國法律和制度不相抵觸的前提下,應盡量加以吸收和運用。
2、循序漸進,因勢利導,增強協調方式、方法的可比性。會計準則的國際化必須與經濟發(fā)展保持同步,不能超前,也不能滯后,要有一個發(fā)展規(guī)劃,分層次、有步驟地進行。具體操作應有的放矢、因勢利導,比如國際會計準則的制定和推行,不單是會計技術問題,本質上是國際利益的調整問題。
3、進一步完善我國的市場機制。公允價值計量基礎是國際會計準則規(guī)范的一個重要方面。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必須完善,所有者要到位,這樣,對高質量會計信息的需求就十分強烈,就會促使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這也是會計準則國際化的一個必要前提,如果連會計信息的質量都沒有保證,還談什么國際化!
4、會計準則與其他法律法規(guī)的協調問題。會計準則是國家法規(guī)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可能脫離整個法規(guī)體系而存在,它與其他法律法規(guī)的關系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各方利益向背,只有通過合作,才能共同存在和發(fā)展。(1)會計準則與證券交易法的協調。(2)會計準則與審計準則的協調。(3)會計準則與稅法的協調。
5、介入國際會計準則制定過程,積極開拓中國會計準則的國際空間。新的經濟形勢下,應采取積極措施,逐步向雙向主動的會計協調方向發(fā)展,既有選擇的使用國際會計準則的基礎,又要將我國會計準則介紹出去,在歐美主導的國際會計標準體系中注入新的力量,同時也更能代表發(fā)展中國家的一些情況,使這個體系更加成熟和完善。
6、把推廣統一的會計術語和財務報表格式作為會計準則國際協調的又一突破口。給國際經濟交流造成障礙的,首先不是會計確認、計量方法的不同,首要的障礙在于會計基礎概念的分類、財務報表的格式、報表項目的含義等差別太大。而推廣統一的會計基本術語和財務報表格式比推廣統一的會計確認和計量方法遇到的阻力應小得多,因為前者一般與各國的經濟政策和經濟利益并不抵觸,其阻力僅限于傳統習慣不同,如果其改變和統一能夠順應各國關于會計準則國際協調的需要,應該是能夠接受的。這樣以此為突破口,會計準則的國際協調就能夠向前推進一大步。
7、改革和完善會計教育,普及現代會計觀念。
上一篇:會計準則的歷史與未來
下一篇:試論制定我國所得稅會計準則的原則
Copyright © 2000 - yinshua168.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