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財稅實務 高薪就業(yè) 學歷教育
APP下載
APP下載新用戶掃碼下載
立享專屬優(yōu)惠

安卓版本:8.7.50 蘋果版本:8.7.50

開發(fā)者: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線:點擊下載>

永輝超市必殺技 怪才肆意搶地盤

來源: 白勇 編輯: 2009/12/04 10:29:05  字體:

  導讀:在福建、重慶、北京,家庭主婦們都不約而同地發(fā)出這樣的聲音:去永輝買菜,便宜!到底是什么“必殺技”,讓永輝超市猶如一個“怪才”,在榕渝京商家必爭之地肆意擴充地盤?

  清晨的菜販們

  晨6時3刻,重慶加州農貿市場里,人頭攢動。菜案上的菜蔬瓜果,裹挾著淡淡的泥土氣息和雨后的水氣,待人挑選。兩個菜販借著閑暇時刻,擺起“龍門陣”來。

  老魏:“張孃孃,我看你今天多早就來了哈。”

  老張:“是噻,趕個早場,等永輝開門就不好賣嘍。”

  老魏:“不至于呦?”

  老張:“是噻,我南瓜一塊五,永輝才七八毛!”

  老魏:“不是哦。”

  老張:“就是那么便宜!”

  老魏:“不是!不是??!我昨天才逛了永輝,新鮮南瓜降到四毛九!”

  讓重慶菜販們如此膽寒的,正是永輝超市,一家來自福建,把生鮮當主業(yè)的“農改超”超市。

  永輝超市加州店與加州農貿市場毗鄰而立,卻“冰火兩重天”,其價格足以讓第一次進入永輝超市的家庭主婦們驚得目瞪口呆。

  2009年9月24日同質生鮮品價格表

  計算上表中10樣生鮮品的平均“永輝價格優(yōu)勢“,永輝足足比農貿市場便宜了二成五。如果再與重慶其他超市進行對比,“永輝價格優(yōu)勢”將擴大到三成,甚至是四成以上。

  同樣的情況,也發(fā)生在永輝的“大本營”福建,以及永輝在北京的兩家門店。

  更讓人心動的是,相比“臟亂差”的農貿市場,永輝超市環(huán)境整潔,明碼標價,沒有缺斤少兩的勾當,更沒有蔫菜新鮮賣的伎倆。

  很明顯,永輝超市是在將生鮮以超市手法進行經營,卻在走比農貿市場更便宜的價格路線。這不得不讓人心生疑惑——如此超市談何盈利?

  需知,在超市零售業(yè),雖然奉行“生鮮活、超市活”的不二法則,生鮮生意實際上卻是哀鴻遍野,業(yè)內平均毛利潤僅為6%,甚至為負毛利,賠本賺吆呼。

  而永輝呢?店內生鮮經營面積超過33%,毛利潤在16%以上,2008年全年營業(yè)額高達70億元,全國門店數(shù)量至2009年9月已達到107家。

  到底是什么“必殺技”,讓永輝超市猶如一個“怪才”,在榕渝京商家必爭之地肆意擴充地盤?

  劍走偏鋒

  在業(yè)內,永輝超市董事長張軒松的成名絕技,便是“農改超”。

  1990年,年僅19歲的張軒松一個猛子扎進商海,成為福州榕城啤酒的代理商。他肯動腦筋,擅于捕捉機會,先于眾人搞起了“送貨上門”。

  1995年,在“超市概念”興起的當口,張軒松將一家100平方米、名為“古樂微利”的超市開進了福州鼓樓區(qū)一個居民區(qū),別人毛巾賣3元,他只賣2.3元。靠著這種出于商人本能的“微利”特色,3年后,張軒松在福州火車站又開辦了第一家以“永輝”命名的超市。

  然而,年輕氣盛的張軒松卻面臨腹背受敵的艱險困境。

  一方面,榕城啤酒陷入惠泉與雪津的夾擊,張軒松巨虧幾百萬元,險些破產。

  另一方面,超市零售業(yè)群雄逐鹿,風生水起。1999年,陳發(fā)樹執(zhí)掌的新華都揭開福州大賣場時代的面紗;緊接著,臺灣零售業(yè)巨頭好又多、世界500強企業(yè)麥德龍、沃爾瑪紛至沓來。“小永輝”面對這些巨頭,無疑是以卵擊石。

  非常局勢必有非常之道,方能突破重圍。

  張軒松發(fā)現(xiàn),這些大鱷雖然個頭龐大,卻有一個軟肋——均在生鮮經營上,力不從心。

  做生鮮首先需要本土化的專業(yè)人才,其次要理順從產地到市場的環(huán)環(huán)渠道?;蛘?,可以自建完整的產業(yè)鏈條,由產到銷。不過,無論采取何種傳統(tǒng)方式,不確定風險都實在太多了:中間任何一級批發(fā)商都有可能違背合約、私調價格,中間任何一級倉儲方都有可能以次充好、以少充多。正是這些來自本土、來自復雜人脈關系的困難,造成“大巨頭”們熱衷于主營相對規(guī)范的日用商品,把生鮮定位于“雞肋”。

  “只有改變才能求生存。”此時永輝規(guī)模尚小,卻便于在復雜的生鮮市場上調轉船頭。張軒松決定劍走偏鋒,調整商品結構,以差異化策略與巨頭們區(qū)隔開來,將生鮮經營面積調整到40%,甚至是60%以上。同時結合福州人買菜的習慣,首創(chuàng)超市6點半開門的奇景。

  張軒松的戰(zhàn)略很明確,主營生鮮,定位家庭主婦、上班族,既能避免與大鱷正面交鋒,又能活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這便是“農改超”的發(fā)源。

  而張軒松此舉,也頗受當時政策恩惠。2000年7月,張軒松在福州開出第一家“農改超”——永輝屏西生鮮超市,立即引起政府高度關注。2001年12月,時任國家副總理的李嵐清親自考察永輝,將“農改超”贊許為“永輝模式”。

  然而,此時一次“大崩潰”卻給張軒松提了一個醒。

  2002年1月,在福州同樣定位于“農改超”的華榕超市,因供應商逼款陷入絕境;同時,各地其他跟進“農改超”的超市在與普通農貿市場的價格戰(zhàn)中紛紛敗北——“農改超”似乎是一個美麗的潘多拉魔盒,陷阱重重。

  張軒松意識到,僅僅當上一個“賣菜郎”,還遠遠不夠!

  顛覆“農改超”

  要真正活下來,就要在價格上大做文章。

  張軒松發(fā)現(xiàn),“農改超”僅僅停留在“賣不同品種”的層次上,在渠道上卻與其他超市、農貿市場大致相同,走“產地—采購商—批發(fā)商—超市采購員”的傳統(tǒng)路線,超市里的生鮮,實際上經過了三批,甚至是四批,價格自然偏高。

  如果是奉行“產地—超市采購員”的扁平化二元渠道,搞自營直采呢?這樣便能產生復合的三層效益:首先,永輝大規(guī)模的進貨量遠非單一的菜販、批發(fā)商所能比擬,便能獲得更優(yōu)惠的價格,成本一降;其次,自營直采省略了大量渠道環(huán)節(jié),整個采購價格水平下降了好幾個檔次,成本二降;最后,從產地到超市,減少了生鮮的運輸時間,轉存環(huán)節(jié),物流損耗率降低,成本三降。

  可見,自營直采抓住了生鮮經營“短平快”的特點,“農改超”變成了“必殺技”。

  于是,張軒松著手建立了一只采購員隊伍,直接與生鮮產地對接。

  很快,在六鳳洲蔬菜基地、建新蔬菜基地、北峰無公害蔬菜基地,閩侯、長樂、平潭、古田等地的蔬菜、水果、菌產品、海鮮品集散市場,出現(xiàn)了大批“永輝人”。他們分成兩撥,一撥與農民兄弟打成一片,走街躥戶,甚至出海與漁民一起打漁;一撥身揣現(xiàn)金,只要前一撥人馬談妥,立即支付貨款絕不托賬;同時,每一個生鮮單品均由數(shù)人協(xié)管,以防商業(yè)賄賂。

  這樣一來,永輝價格優(yōu)勢已經超越了所有競爭對手。在2003年,福建大白菜產地采購價約為0.22元/公斤,到第一層批發(fā)商升至0.36元/公斤,再到市內采購點,已升至0.45元/公斤……而永輝呢?定位于“微利”的大白菜,售價只有0.26元/公斤!

  不過,永輝的“價格革命”遠未結束。

  與建立采購隊同步,張軒松在福州鼓樓區(qū)建立配送中心。這樣,紛繁復雜的“各供應商—各分店”的交易關系,濃縮為“各供應商—配送中心”的二元結構,各分店的外部聯(lián)系,也轉化為連鎖企業(yè)內部的業(yè)務關系。這樣一來,進貨談判數(shù)量幾何級下降,交易費用、履約費用都大大縮減——成本四降。

  此時,福州人發(fā)現(xiàn),去永輝買菜,已經成為最經濟實惠的選擇,客流蜂擁而至,銷售速度也大大加快。這又形成永輝又一個優(yōu)勢:降低上架損耗率。

  永輝每日的生鮮補貨次數(shù)都在4次以上,隨缺隨補——這降低了生鮮的“暴露時間”,損耗率只有3%,遠遠低于同業(yè)平均20%的水平——成本五降。

  當張軒松的生鮮超市開到第4家,每天就可售出蔬菜50噸,水果40噸,活鮮10噸。供應商聞風而動,紛紛主動找到張軒松,要求成為永輝的合作者。

  初嘗甜頭,張軒松開始嘗試自營直產。2003年7月,永輝逐步建立自己的食品中心加工廠,同時建立永輝的蔬菜、養(yǎng)殖基地、糧制品加工廠。自營直產可謂“革了供應商的命”,一是旁敲側擊,對供應商提供偽劣商品的“賊心”起到威懾作用;二是無形施壓,致使供應商主動提供數(shù)量折扣以維續(xù)合作關系——成本已是第六層下降!

  那么,永輝的成本水平到底多低呢?永輝總經理張軒寧在一次接受媒體采訪時曾透露,成本只占百分之十幾,毛利控制非常自由。

  更關鍵的是,在張軒松這一系列堪稱行業(yè)變革的大動作付諸行動的同時,大多數(shù)人卻仍在關注一個又一個“傳統(tǒng)農改超”的崩潰。眾人皆醉我獨醒,永輝的勢力已經悄然間深入到福建生鮮物流渠道的縱深,對稀缺產地的深入掌控,使其他競爭對手欲完全復制“永輝模式”,已經難上加難。

  為確保這一套渠道革新的質量,張軒松又著手從管理模式上進行革新。

  張軒松為永輝設計了直線職能制組織模式,一種最簡單、最高效的管理模式,即各單位執(zhí)行垂直領導,下屬部門只有一個上級,各級負責人對所屬單位的一切負責,力推管理扁平化。在永輝,店長對自己的分店負責,并具有極高決策權;各區(qū)總經理每天到各店巡視1小時,他只需管理好手下的店長即可。

  為了保證“永輝真經”的原味,張軒松規(guī)定永輝只開直營店,在標準化指導下實現(xiàn)總部與分店的“大一統(tǒng)”。

  當張軒松做好這些布局,永輝超市在福建已經勢不可擋。2004年12月,在生鮮市場幾無對手的永輝超市,門店數(shù)量已經達到50家,集團營業(yè)額達到20億元,成為“福建老大”——當初永輝覬覦的各位大鱷,已經反過來忌憚永輝!

  此時,張軒松的目光已經瞄準了另一個天地——重慶。

  山城伐略

  開業(yè)第三天,永輝超市重慶嘉茂店店長陳海鋼便遇到了棘手的事情。

  店員:“店長,每天早上7點×××超市的人就守在超市入口處。”

  陳海鋼:“哦?他們干什么?”

  店員:“一進來就四處抄價簽,后來索性用手直接撕了。”

  陳海鋼:“他們準是在做市場探查,不需理會。”

  店員:“恐怕不行,我們每天都要損失七八百張價簽!”

  陳海鋼:“什么!?告訴這些人,要抄就好好抄!”

  2004年10月,永輝在重慶第一家超市觀音橋店隆重開業(yè)。短短5年之后,永輝在重慶開店數(shù)量已經達到33家,總簽約門店超過70家,“永輝速度”讓山城咋舌。

  張軒松的戰(zhàn)略顯而易見,攻下福建、攻下重慶……一個個做精做透做強,穩(wěn)扎穩(wěn)打。

  首先,強化永輝與社區(qū)的聯(lián)系。永輝選址集中在居民區(qū),尤其是人流量較高的社區(qū)。

  其次,繼續(xù)推進自營直采。從2008年4月起,永輝在重慶區(qū)縣布局了9家分店,每到一處,便將“訂單農業(yè)”和技術員撒到當?shù)?。永輝的區(qū)縣滲透,實際上是在搶奪供應渠道的制高點。

  同時,永輝已經在全國布局了六大片區(qū),剛上岸的福建藍公蟹也可在12個小時內運抵重慶。

  此時,在價格與渠道方面占據(jù)絕對優(yōu)勢的永輝,已經掌握了實際話語權。

  見此情景,張軒松以“換代升級”的方式向高端超市進發(fā),從“劍走偏鋒”回歸主流。

  2009年9月,“第五代永輝”重慶嘉茂店開業(yè),占地8000平方米,投資成本2000萬元,生鮮經營面積降至25%。這家超市一亮相,就逼急了各競爭對手。

  一是攻勢凌厲。嘉茂店店長陳海鋼8月中旬抵達重慶,分店尚屬毛坯,未料9月18日就火熱開張,活生生搶走2萬客流量;

  二是定價依舊犀利。高傲的外資超市不惜血本紛紛降價促銷,甚至連開張時間也提前到7點半,與永輝同步!

  三是“賣別人所沒有”。嘉茂店增設了進口食品、精品蔬菜、精品酒窖等專業(yè)區(qū)域。

  陳海鋼自豪地說,嘉茂店日營業(yè)額就有50多萬元,第一個月就能盈利。

  按照部署,三年內永輝在重慶的總門店數(shù)量將達到100家,年營業(yè)額突破100億元,暨拿下“福建老大”之后,再拿下“山城老大”。

  真正的大鱷

  2009年1月,永輝在北京邁出了第一步。這一次,永輝已經不再“避讓”,憑借生鮮特色直接與家樂福、物美、首航、超市發(fā)等競爭對手共舞,卻依然做到了三個月實現(xiàn)盈利。

  2009年7月8日,永輝超市正式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同時,永輝已經獲得匯豐直接投資有限公司7500萬美元的投資,這也是風投公司第一次對“賣菜郎”型的超市給予青睞。外界認為,永輝將正式啟動A股上市計劃,張軒松也提出了打造“中國沃爾瑪”的目標。

  從100平米的微利超市,到避讓競爭對手試水“農改超”,到走出福建進攻山城,再到“中國沃爾瑪”的目標,張軒松和永輝超市,已經讓人們深刻領會到了“永輝真經”的威力。

責任編輯:冠

實務學習指南

回到頂部
折疊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00 - yinshua168.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