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恢復高考”的建議,成為中國全面改革開放的歷史轉折點。從此,他伴隨中國走過三十年的改革歷程,也見證了三十年的變化和成果61歲的溫元凱,在夫人眼里是個老頑童,開朗、幽默、樂觀,貪玩得像個小孩。在學界,他可謂“狂生”,一本《中國大趨勢》令他在上個世紀80年代大紅大紫;新出版的《牛市一萬點》,因預言未來三年中國將造就1億中產階級和數(shù)百名“中國巴菲特”,而廣受財經界關注。
9月19日上午,端坐記者對面的溫元凱,雙手置膝,身姿筆挺,鏡片后雋秀柔和的眼神,演繹著脫離風口浪尖的平靜。然而,一段并不遙遠的回憶之后,這種安寧被他超乎尋常的自信所打破:
我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思想啟蒙者。有香港刊物稱我是中國當代四大思想家之一,我自認為是新思想的啟蒙者,這個稱號我當之無愧。
一個建議開啟一個時代
1977年8月2日,31歲的中國科技大學助教溫元凱正在上海陪家人過暑假,突然接到中共中央辦公廳的電報,請他參加8月4日召開的國務院科技教育座談會。會上,溫元凱提出的“恢復高考”建議,被鄧小平副主席當即采用。
“您是怎么想到提出這個建議的?”
“我就是覺得改革開放才是中國最大的趨勢。鄧小平都說了,再不改革開放,就要被開除球籍,所以,不能墨守成規(guī)!被厥30年前的往事,溫元凱愉快地笑了。
1977年8月4日,第一次走進人民大會堂的溫元凱感到新奇而緊張。翻開與會名單,他“嚇了一大跳”:全國只有33個正式代表參會,其中絕大多數(shù)是著名大學校長、科技界權威人士,只有自己名不見經傳且年齡最小。因此,上午座談會雖有不少話想說,但還是不敢搶先表達。
下午,機遇突然而至。當鄧小平詢問大家有沒有補充意見時,溫元凱終于大膽發(fā)言:高考應該恢復,F(xiàn)在工農兵推薦上大學導致學生質量參差不齊,盡管他們學習愿望很好,但基礎太差,導致人才出現(xiàn)斷層、荒蕪的現(xiàn)象。所以,建議通過“自愿報考、領導批準、嚴格考試、擇優(yōu)錄取”來恢復高考。
聽完溫元凱的發(fā)言,鄧小平當即表態(tài)——“溫元凱,至少采納你四分之三。你的第二句話‘領導批準’可以拿掉,考大學是每個人的權利,不需要經過領導批準!
鄧小平隨即問到,恢復高考能不能快點,最好今年開始。當時參會的教育部負責人表示,今年工農兵招生推薦的文件已經下發(fā)。鄧小平果斷地說,發(fā)下去可以收回來,推遲幾個月,爭取今年就恢復,就這么定了。
鄧小平話音一落,所有與會者,甚至連人民大會堂端水的服務員,都情不自禁地起立鼓起掌來。
由此,“恢復高考”成為中國全面改革開放的歷史轉折點。
樂觀的“改革傳道士”
1980年,溫元凱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后第一批出國訪問學者,被派往法國居里大學學習量子生物學。學成回國后,國內外巨大的反差激發(fā)了他尋求變革的力量。他邊教學邊搞科研,創(chuàng)立國內最早的校辦公司——“中國振華新技術開發(fā)公司”,通過賣高營養(yǎng)面包,為中國科技大學創(chuàng)造了幾百萬元的科研經費。1992年,溫元凱又應邀到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做訪問學者,研究蛋白質的計算機藥物分子設計。
“您當時已經是科學家了,過著愜意的生活。為什么放棄了,回國搞咨詢?”
“我不是一個求安逸的人,我人生最大的舞臺在中國。在華爾街的每一天,我都強烈感受到華爾街營造的平臺對中國太重要了。中國企業(yè)要成為重量級企業(yè)、進入世界500強,必須得到資本的支持!
溫元凱說他那時最怕的,就是中國企業(yè)在世界大變革中被落下,所以,他想把華爾街的資源、經驗帶給中國。他說,人這一生,一定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樣才會充滿快樂。
溫元凱在美國做訪問學者時,業(yè)余時間出于好奇,買進了200股上海石化,四天后居然賺了800美元。
不錯的運氣大大引發(fā)了溫元凱對證券的興趣,并最終促使他在1994年放棄自然科學研究,潛心探索國際金融發(fā)展之路,與同仁一起創(chuàng)辦華爾街第一家來自中國大陸的投資公司。
從此,他買賣股票,為國內企業(yè)籌措資本,四處拜會風險投資家、銀行家、企業(yè)家,以至于今天說出自己朋友的名字:默多克、索羅斯、比爾。蓋茨時,他口氣大得驚人。
在華爾街闖蕩的日子,他強烈地感受到中國金融市場的巨大機會,并最終于1997年回到中國,變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商人。但他無法擺脫自己作為一個社會活動家的影子,依然在全國巡回演講,只不過內容變成了極力倡導金融、網(wǎng)絡與企業(yè)的結合,宣講風險投資和營銷革命。用一位當年報告文學作家的話說,他從“改革的傳道士”變成了“華爾街的傳道士”。
他的演講場場不離華爾街:從華爾街看中國經濟未來的十大投資熱點;從華爾街風云人物看中國股市未來的發(fā)展;從華爾街看中國企業(yè)如何推進國際化運作。他思想的一次次升華,無不印證著時代的巨大變遷。
“從某種意義上說,今天的中關村一條街,聯(lián)想、方正,還有國內54個高新技術開發(fā)區(qū)等產業(yè)集群,都是那次浪潮中建立起來的!弊鳛橐粋學者和投資家,能參與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并因此而改變千百萬人的命運,使一批人、一批企業(yè)成為今天中國的棟梁之才,溫元凱感到無比欣慰。
有創(chuàng)富欲望才有希望
自從上世紀80年代成為公眾人物之后,溫元凱就一直是個有爭議的人。當年他打破知識分子靜坐象牙塔,把實驗室與商品經濟結合起來,第一個站出來搞校辦公司,在某些人看來是不務正業(yè)、想發(fā)私財,所以很受排擠。但今天,所有的反對都已煙消云散。溫元凱20多年前所預言的《中國大趨勢》,已變成了改革開放和快速發(fā)展的現(xiàn)實。
與風口浪尖上過來的溫元凱談話,無法回避改革30年在他心中的真實感覺。
“常聽老百姓說,改革這些年,中國的世道變了。您怎么看呢?”
“中國真的變了,變成了一個開放的、包容的、與世界接軌的社會。而不是過去貧困、愚昧、夜郎自大的社會。這是幾代領導人秉承改革開放所取得的成就!
“可話說回來,改革產生的弊端還是有的!睖卦獎P話鋒一轉收起了笑容。最突出的就是今天的基尼系數(shù)高達0.46,貧富差距過大,少數(shù)富起來的人非常張狂,引發(fā)了社會的反感。
“那么,我們究竟是殺富濟貧?還是共同創(chuàng)富?毫無疑問,應該是后者!睖卦獎P的聲音高了許多:下一個30年,中國如何把一億三千萬貧困人口解決好,已成為改革發(fā)展的重任。
他說,前面30年,允許一部分人富起來,打開了中國創(chuàng)富的閘門。今后30年,我們還應該想辦法幫助更多的人富起來。“社會變革從來都是思想的力量在推動,中國有社會責任感的優(yōu)秀企業(yè)家,一定能夠起到帶動作用!
說到這里,溫元凱興奮地告訴記者,他非常欣賞兩位民營企業(yè)家,一位是蒙牛的牛根生,一位是華為的任正非。
他說,這是兩個性格完全不同、但又有很多共同點的企業(yè)家。一個是放牛娃出身,一個是當兵出身,但他們的視野和品質是一樣的。牛根生的核心理念是“財散人聚,財聚人散”,一個老板能把掙的錢分給大家,能讓更多的人看到致富的希望,所以,老牛的企業(yè)發(fā)展了,他的員工富裕了。
任正非性格剛直,說一不二,這在中國特定的環(huán)境下也起了很大作用。企業(yè)大了,容易一盤散沙,尤其是在人心浮躁、雜念叢生的時候,沒有一個嚴明的紀律,人和人經常窩里斗,那企業(yè)怎么去創(chuàng)造財富?怎么去凝聚財富?員工又怎么能分享財富?
一個有責任心的企業(yè)家,能夠點燃千千萬萬人創(chuàng)富的希望!斑@是一件很偉大和崇高的事情”。
溫元凱告訴人們,要勇敢去做發(fā)財夢,人家能發(fā)財,自己也一定能發(fā)財。
“但讓我痛心的是,改革開放30年了,盡管有大批的農民兄弟進城,可是相當一部分人滿足于打一份工,每月掙幾百塊錢,揣上幾千塊錢回家過過年,第二年再來打工,周而復始。這樣怎么能過上小康生活呢?”農民工如何更快改變命運?要學習謀生的技能。
“一招鮮,吃遍天!背匆皇趾貌说膹N師在上海月薪2萬元,熟練的電焊工在廣東月薪5000元。要重視非教育系統(tǒng)的職業(yè)教育,讓更多的農民兄弟有一技之長再出去。當然,創(chuàng)造財富也需要一個良好的社會生態(tài)。“現(xiàn)在許多人對財富有偏見和誤區(qū),這種仇富心態(tài)要不得!”溫元凱指出,一個充滿創(chuàng)富欲望的社會,才是一個充滿希望的社會。
“牛市一萬點”不是夢
2007年9月18日,溫元凱主編的《牛市一萬點——中國財富大趨勢》在北京高調發(fā)布。他大膽預測,黃金十年(2007~2017),中國股市將在已經走出的牛市基礎上,迎來更大的牛市。保守地講,上證綜指將在2010年登上10000點。未來三年,中國將造就1億中產階級和數(shù)百名“中國巴菲特”。
“我聽說,有人稱您是三個腦袋創(chuàng)富。”
溫元凱笑了。“現(xiàn)在這三個腦袋是分不開了。我投身金融業(yè),既得有企業(yè)家的頭腦,又離不開思想者的思辯和深入,還得用學者的鉆研!
“那牛市一萬點是否是您三個腦袋創(chuàng)造的?”
溫元凱大笑!拔抑肋@一觀點會引發(fā)爭論,有人會不以為然、甚至嗤之以鼻:憑什么?根據(jù)何在?但我確實是有理由的!
“中國正迎來一個非常偉大的創(chuàng)富時代,尤其是股市,現(xiàn)有一億兩千萬股民,未來將有1億以上的家庭,其財富將在三至五年內增長5~10倍!
溫元凱說他的預測,是在充分比較了美國股市歷史上出現(xiàn)的三大牛市,以及印度眼下繼續(xù)走牛的股市后得出的。尤其是新興國家印度的股市,與中國最具有可比性。從2002年10月至2007年8月不到五年的時間里,印度孟買證券交易所的指數(shù)由2949點上漲到15100點,漲幅達412%.而中國股市2005年的情況與2002年的印度股市有些類似,參照印度股市近年走勢,就可勾畫出中國股市(上證綜指)2010年登上10000點的走勢圖。
看到記者吃驚的樣子,他馬上解釋到:“不用擔心,牛市是必然的。而且我的牛市1萬點是有‘九座金山’做支撐的。
“第一,中國的國民經濟已經連續(xù)30年保持了9%的增長,今后20年,每年也會有8%以上的增長。按照經濟學上的PPP分析法(絕對購買力計算方法),中國的GDP總量將在2009年超過美國。第二,中國已替代英國、德國、美國、日本,成為第五個世界工廠。同時,中國正從世界制造業(yè)中心向世界研發(fā)中心轉變。第三,中國正成為世界最佳投資熱土,各路資金紛紛流入中國。第四,中國人均GDP已于2006年突破2000美元大關,今后將迎來消費的全面升級。第五,中國日益龐大的中等收入階層和富裕階層,有著強烈的消費和投資愿望。第六,人民幣升值前景仍然巨大。第七,目前投資已進入機構時代,老百姓已懂得投資理財?shù)谋匾,并交由基金等專業(yè)理財機構打理來減少風險。第八,中國已崛起一大批藍籌公司,值得長期投資。第九,中國股市的管理層、上市公司和股民日益走向成熟,可以共同維護股市的牛市格局!
一口氣說完九座金山,溫元凱的語氣緩和了許多:其實股市就是一種人生,當我們人生豁達的時候,股市也會相得益彰!
的確,從大學教授,到實驗室里的科學家;從金融投資家,到未來預言家,溫元凱人生歲月里,激蕩著太多的傳奇。
對話溫元凱經歷巨變是幸福的
《新財經》:作為中國改革的開路先鋒,回首三十年,您如何評價這段歷程?
溫元凱:三十年來的改革開放,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所取得的最大成就。中國經濟的高速發(fā)展,已經在全世界得到非常廣泛認同,綜合國力與國際地位不斷提高,這給全體中國人,包括海外華人,都帶來了巨大利益。說實話,經歷巨變是艱辛的,但也是幸福的。
《新財經》:您認為這三十年改革與發(fā)展最困難的是什么?
溫元凱:應該看到,改革開放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它歷經雙重體制的轉換,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換;從國有獨資的所有制,向產權多樣化的所有制轉換。這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必然會涉及到一大批人的利益再分配,一定會引發(fā)種種問題。但出現(xiàn)的問題不能簡單稱之為失誤。
《新財經》:為什么?
溫元凱:最近,我注意到你們在報道中國增長失衡的問題,包括區(qū)域發(fā)展的失衡,貧富差距的失衡,經濟發(fā)展與環(huán)境保護的失衡,經濟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之間的失衡,等等,這篇報道很有價值。如果某些矛盾處理不好,則有可能引發(fā)更嚴重的社會沖突,影響社會和政治的穩(wěn)定局面。如果不加關注,就可能變成最大的失誤。我們的確需要一種更均衡的發(fā)展觀念和發(fā)展模式,在注重效率的同時,不能犧牲和忽視公平。
《新財經》:這是否意味著,失衡現(xiàn)象與“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有關聯(lián)?
溫元凱: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并沒有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更沒有錯,這些是在特定歷史時期的特定產物,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但當市場經濟向深度發(fā)展的時候,發(fā)展觀和政策體系就要做出更新。這是一個技術層面的問題,與歷史評價無關。
《新財經》:您20多年前在《中國大趨勢》一書中的預言,現(xiàn)在哪些變成了現(xiàn)實?
溫元凱:當時我最重要的一個觀點,就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不可逆轉性,F(xiàn)在,我依然認為改革開放是中國最大的趨勢,是中國的必由之路。過去是,將來也是。盡管在改革開放中有種種的反復、曲折,甚至有一段時間的倒退,比如有一陣子認為私營經濟是社會動亂的根源,一度壓抑了民營經濟的發(fā)展。但是,這都無礙于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今天,民營經濟已成了國民經濟的半壁江山,一些民營企業(yè)家還當選為黨代表,這都是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成就。
記者手記
讀書,是溫元凱最大的嗜好。在他的辦公室有兩個書柜,裝滿了不同類別的圖書。他說,唯有讀書能讓他感覺輕松愉快。
在書柜的最上層,擺著一張微微泛黃的老照片,那是30年前鄧小平與全國科教工作者代表的合影。照片上的人影雖已模糊,但第三排那個意氣風發(fā)的青年身姿,依稀可見。
三十年轉眼過去。昨天的意氣書生,今天安詳平和。當事業(yè)需要時,他激情澎湃,文采飛揚,腳步永不停歇;而當風停雨歇時,他則安靜得像一瓶礦泉水,沒有外力的刺激絕對不會有任何聲音。讀書、聽音樂、去遠方,常常是,身未動、心已遠。
也許是得益于從小看科幻電影的緣故,胸懷天下的溫元凱卻不忘推崇青少年看科幻小說、科幻電影。采訪結束時,他告訴記者,明年他要組織一批少年兒童,去比爾。蓋茨的故鄉(xiāng)西雅圖,參觀世界上最大的“科幻博物館”。他說,非常希望中國也能建這樣一座博物館。
明年5月,他將組織中國的炒股高手、投資家、基金管理人員,到巴菲特的故鄉(xiāng)參觀學習。
“我做什么都要做到最好!睖卦獎P笑意中透著幾分執(zhí)著。他說,近期他要給自己放一個假,和夫人一起去印度、尼泊爾旅行,親眼看看那里的股市。
把工作和休閑結合在一起,套用經濟學的觀點講,這也叫“均衡”。我想,一個把自己終生喜愛的學術和事業(yè)、與對家人的愛、對生活的愛緊緊結合在一起的人,一定也是一個對國家、對人民無限熱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