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納稅所得額”和“應納所得稅額”分不清
“應納稅所得額”、“應納所得稅額”,這一對企業(yè)所得稅中的“雙胞胎”名詞,你分得清嗎?今天就讓小編帶你來辨一辨,看看它倆具體有哪些不同吧!
一、含義不同
1、應納稅所得額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所得稅法》第五條規(guī)定:企業(yè)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2、應納所得稅額
《A100000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A 類)》中填報說明:第25行“應納所得稅額”填報第23×24行金額,即:應納所得稅額是企業(yè)的應納稅所得額乘以適用的企業(yè)所得稅稅率后得到的金額。
二、計算方式不同
1、應納稅所得額
在實務操作中,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可以采用直接法和間接法兩種方式:
(1)直接計算法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
(2)間接計算法
應納稅所得額=會計利潤總額±納稅調整項目金額
2、應納所得稅額
應納所得稅額=應納稅所得額×企業(yè)所得稅稅率
現(xiàn)在你能分清哪個是應納稅所得額,哪個是應納所得稅額了嗎?如果還是有點迷糊,那就讓我們看看下面這張表,用更直觀的方式來看看兩者的不同與聯(lián)系吧。
最后,從一個實例中看看實務操作中“應納稅所得額”、“應納所得稅額”是如何計算的吧。
例:假設A企業(yè)2020年度收入總額為1250萬元,其中:國家財政補貼10萬元,國債利息收入20萬元。成本支出、期間費用和其他支出合計800萬元,可彌補以前年度虧損20萬元。該企業(yè)適用的企業(yè)所得稅稅率為25%,不考慮其他因素,則A企業(yè)2020年度“應納稅所得額”、“應納所得稅額”分別為多少萬元? 根據例題所給的條件,我們在計算A企業(yè)“應納稅所得額”時,運用直接計算法,將A企業(yè)年度收入總額1250萬元,減除不征稅收入10萬元、免稅收入20萬元、各項扣除800萬元、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20萬元,得到的余額即為應納稅所得額: 應納稅所得額=1250-10-20-800-20=400(萬元) 將應納稅所得額乘以適用的企業(yè)所得稅稅率后得到的金額即為A企業(yè)的應納所得稅額: 應納所得稅額=400×25%=100(萬元) |
更多推薦:
10節(jié)職場小白進階課
全套會計實操精選課
10節(jié)實操&管理精選課
7天審計精選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