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老師,在合并報表中怎么理解存貨內部抵銷時有尚未出售的存貨就形成遞延所得稅資產

84785001| 提問時間:2022 07/23 12:40
溫馨提示:如果以上題目與您遇到的情況不符,可直接提問,隨時問隨時答
速問速答
魯老師
金牌答疑老師
職稱:中級會計師
合并報表抵銷的存貨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就是因為從集團角度講,這筆存貨根本沒有銷售出去,只是集團母子公司之間的內部交易,但是企業(yè)所得稅法規(guī)定,母子公司交易也要按獨立交易原則確定收入、成本費用和所得,并依法申報繳納企業(yè)所得稅。對集團來講,存貨并沒有銷售出去,只是內部流轉,當期相當于多確認了所得,多繳了企業(yè)所得稅,因此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2022 07/23 12:41
84785001
2022 07/23 12:48
老師你講的太深奧了,你看得懂字看不懂含義,能不能舉點例子
魯老師
2022 07/23 13:05
簡單來說就是內部合并,內部結算做了收入要交稅了,但是其實存貨沒賣給別人,你這個所得稅是多交的,所以要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代表本期多交所得稅了
84785001
2022 07/23 13:15
我看到有個人說沒賣出,不是借:營業(yè)成本 貸:存貨,說賬面價值變少了,想不明白怎么個少法,那計稅基礎又是什么,感覺好凌亂
魯老師
2022 07/23 13:25
合并報表抵銷的存貨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就是因為從集團角度講,這筆存貨根本沒有銷售出去,只是集團母子公司之間的內部交易,但是企業(yè)所得稅法規(guī)定,母子公司交易也要按獨立交易原則確定收入、成本費用和所得,并依法申報繳納企業(yè)所得稅。對集團來講,存貨并沒有銷售出去,只是內部流轉,當期相當于多確認了所得,多繳了企業(yè)所得稅,因此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魯老師
2022 07/23 13:25
這句話已經很簡單了,哪里不明白
84785001
2022 07/23 13:33
就是實際做題時要計算遞資時就不會了,不懂怎么思考計稅價和賬面價,假設甲母公司把100賣200給乙,然后乙就賣出60%,然后算遞延,就這樣,我怎么分析他
魯老師
2022 07/23 13:35
這個要多做題,你多做多思考,自己理解了才能懂,我這里說說對我來說已經清楚了,你估計還是不明白,只能通過不斷做題才能明白。
84785001
2022 07/23 13:36
傷不起啊
84785001
2022 07/23 13:36
能不能就剛剛那個例子分析一下嗎,好混淆
魯老師
2022 07/23 13:36
先要明白這個遞延所得稅的定義,從基礎去學
84785001
2022 07/23 13:37
老師遞延所得稅定義說下吧,怎么產生遞延
魯老師
2022 07/23 13:38
根據企業(yè)會計準則第18號及指南——所得稅規(guī)定,企業(yè)在取得資產、負債時,應當確定其計稅基礎。資產、負債的帳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存在差異的,應當按照本準則規(guī)定確認所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資產的計稅基礎,是指企業(yè)收回資產帳面價值過程中,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guī)定可以自應稅經濟利益中抵扣的金額。負債的計稅基礎,是指負債的帳面價值減去未來期間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guī)定可予抵扣的金額。 一、遞延所得稅暫時性差異計算步驟 (一)計算應納稅所得額 應納稅所得額=稅前會計利潤±永久性差異+可抵扣差異-應納稅差異(可以理解成企業(yè)所得稅年報的應納稅所得稅加調增減調減) 應納稅所得額×稅率=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二)計算所得稅費用 所得稅費用=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負債-遞延所得稅資產(即從會計角度看現在交的加將來要交的減將來可以抵的) (三)計算遞延所得稅資產、負債 遞延所得稅資產=當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變動額×所得稅稅率。 所謂遞延所得稅資產,就是預付稅金(類似長期待攤費用性質),即前調增后調減;可抵扣差異說明資產賬面價值小于資產的計稅基礎,負債賬面價值大于負債的計稅基礎。 遞延所得稅負債=當期應納稅暫時性差異變動額*所得稅率,遞延所得稅負債就是延期納稅(類似長期應付款性質),前調減后調增。 應納稅差異說明資產賬面價值大于資產的計稅基礎,負債賬面價值小于負債的計稅基礎。? ? 二、分錄模板 (一)會計計算的所得稅費用一般記借方,稅法上算出來的放在應交稅費記貸方,遞延所得稅可借可貸。 借:所得稅費用——當期所得稅費用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年報數) 借: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負債增加在貸方) 借: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 (資產減少在貸方) (二)如果可抵扣差異和應納稅差異同時增加,會計分錄如下: 借:所得稅費用   遞延所得稅資產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遞延所得稅負債     (三)如果稅率發(fā)生變動,則當年的“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發(fā)生額(登賬額)=年末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新稅率-年初可抵扣暫時性差異×舊稅率;當年的“遞延所得稅負債”的發(fā)生額(登賬額)=年末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新稅率-年初應納稅暫時性差異×舊稅率。 (四)遞延所得稅對應的科目 1.大部分都是所得稅費用; 2.當某項交易或事項在會計上計入所有者權益的,遞延所得稅也對應所有者權益。例如: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期末公允價值上升:假設2021年1月1日前執(zhí)行舊準則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3.商譽,企業(yè)合并中取得的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不同,企業(yè)會計準則中規(guī)定不確認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負債。商譽=合并成本-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若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則減少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增加商譽,由此進入不斷循環(huán)狀態(tài)。 4.與子公司、聯(lián)營企業(yè)、合營企業(yè)投資等相關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一般應確認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負債,但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的除外:一是投資企業(yè)能夠控制暫時性差異轉回的時間;二是該暫時性差異在可預見的未來很可能不會轉回。滿足上述條件時,投資企業(yè)可以運用自身的影響力決定暫時性差異的轉回,如果不希望其轉回,則在可預見的未來該項暫時性差異即不會轉回,從而無需確認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負債。 5.除企業(yè)合并以外的其他交易或事項中,如果該項交易或事項發(fā)生時既不影響會計利潤,也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則所產生的資產、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與其計稅基礎不同,形成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的,交易或事項發(fā)生時不確認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負債。 ? 三、背誦口訣 1.當資產的賬面價值小于計稅基礎時,會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2.新增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會追加應稅所得,轉回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時會沖減應稅所得; 3.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匹配“遞延所得稅資產”科目,新增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時列入借方,轉回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時列入貸方。 4.“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本期發(fā)生額(登賬額)=當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變動額×所得稅率。 5.“遞延所得稅資產”的余額=該時點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所得稅稅率; 6.當資產的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時,會產生應納稅暫時性差異; 7.新增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會調減應稅所得,轉回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時會追加應稅所得; 8.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匹配“遞延所得稅負債”科目,新增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時列入貸方,轉回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時列入借方。 9.“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本期發(fā)生額(登賬額)=當期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的變動額×所得稅率; 10.“遞延所得稅負債”的余額=該時點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所得稅稅率; 11.當負債的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時,會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12.當負債的賬面價值小于計稅基礎時,會產生應納稅暫時性差異。 四、案例 (一)A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各年末稅前會計利潤為1000萬元。稅法規(guī)定,各項資產減值準備不允許稅前扣除。 有關業(yè)務如下:2018年12月31日應收賬款余額為6000萬元,A公司期末對應收賬款計提了600萬元的壞賬準備。假定該公司應收賬款及壞賬準備的期初余額均為0。 2019年12月31日應收賬款余額為10000萬元,期末對應收賬款計提了400萬元的壞賬準備,累計計提壞賬準備1000萬元。 解析: 1. 2018年末: 應收賬款賬面價值=6000-600=5400(萬元) 計稅基礎=6000(萬元) 可抵扣暫時性差異=600(萬元) 2018年末“遞延所得稅資產”余額=600×25%=150(萬元) 2018年末“遞延所得稅資產”發(fā)生額=150(萬元) 2018年應交所得稅=(1000+600)×25%=400(萬元) 2018年所得稅費用=400-150=250(萬元) 借:所得稅費用 250   遞延所得稅資產 150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400 2. 2019年末: 應收賬款賬面價值=10000-(600+400)=9 000(萬元) 計稅基礎=10000(萬元) 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累計額=1000(萬元) 2019年末“遞延所得稅資產”余額=1000×25%=250(萬元) 2019年末“遞延所得稅資產”發(fā)生額=250-150=100(萬元) 2019年應交所得稅=(1000+400)×25%=350(萬元) 2009年所得稅費用=350-100=250(萬元) 借:所得稅費用 250   遞延所得稅資產 100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350 (二)案例2:某企業(yè)2019年會計利潤總額為300萬元,通過縣政府向希望小學捐贈了自產產品一批,該批產品公允價值(不含稅)120萬元,成本100萬元,企業(yè)已將成本和增值稅銷項稅額的金額計入營業(yè)外支出,增值稅稅率為13%。 解析: 1. 捐贈發(fā)生時 借: 營業(yè)外支出 115.6   貸:庫存商品?1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5.6 提示:這里貸方記庫存商品,而不是做收入,因為不屬于企業(yè)日常經營活動,沒有現金流入,不符合收入準則規(guī)定的收入確認條件。但是注意計算銷項稅額時,是以視同銷售收入為基礎來計算。 2. 2019年度公益性捐贈支出超過當年稅前扣除限額結轉以后年度扣除時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捐贈扣除結轉)   貸: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 3. 以后年度扣除2019年度結轉可扣除的捐贈額時 借: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
描述你的問題,直接向老師提問
0/400
      提交問題

      您有一張限時會員卡待領取

      00:10:00

      免費領取
      Hi,您好,我是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智能答疑助手,如果有什么問題可以直接問我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