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會計政策,是指企業(yè)在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中所采用的原則、基礎和會計處理方法。
2.會計政策的判斷
原則、基礎和會計處理方法構成了會計政策相互關聯的有機整體,對會計政策的判斷通常應當考慮從會計要素角度出發(fā),根據各項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等會計確認條件、計量屬性以及兩者相關的處理方法、列報要求等確定相應的會計政策。
比如:在資產方面,存貨的取得,發(fā)出和期末計價的處理方法,長期投資的取得及后續(xù)計量中的成本法和權益法,投資性房地產的確認及后續(xù)計量模式,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確認條件及其減值政策、金融資產的分類等,屬于資產要素的會計政策。
在負債方面,借款費用資本化的條件、債務重組的確認和計量、預計負債的確認條件、應付職工薪酬和股份支付的確認和計量、金融負債的分類等,屬于負債要素的會計政策。
在所有者權益方面,權益工具的確認和計量、混合金融工具的分析等,屬于所有者權益要素的會計政策。
在收入方面,商品銷售收入和提供勞務的確認條件、建造合同、租賃合同、保險合同、貸款合同等合同收入的確認與計量方法,屬于收入要素的會計政策。
在費用方面,商品銷售成本及勞務成本的結轉、期間費用的劃分等,屬于費用要素的會計政策。
除會計要素相關會計政策外,財務報表列報方面所設計的編制現金流量表的直接法和間接法、合并財務報表合并范圍的判斷、分部報告中報告分部的確定,也屬于會計政策。
3.會計政策變更與會計估計變更的區(qū)分
企業(yè)可以采用以下具體方法劃分會計政策變更與會計估計變更:分析并判斷該事項是否涉及會計確認、計量基礎選擇或列表項目的變更,當至少涉及上述一項劃分基礎變更時,該事項是會計政策變更;不涉及上述劃分基礎變更時,該事項可以判斷為會計估計變更。
企業(yè)應當正確劃分會計政策變更與會計估計變更,并按照不同的方法進行相關會計處理。企業(yè)應當以變更事項的會計確認、計量基礎和列報項目是否發(fā)生變更作為判斷該變更是會計政策變更,還是會計估計變更的劃分基礎。
第一,以會計確認是否發(fā)生變更作為判斷基礎。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等6項會計要素的確認標準是會計處理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如,按照新準則研發(fā)的無形資產在開發(fā)階段的支出符合資本化時要確認為無形資產,而原準則都是確認為當期損益的,該事項的會計卻確認發(fā)生了變更,即前期將研發(fā)費用確認為一項費用,而當期將其確認為一項資產,所以該變更是會計政策變更。
第二,以計量基礎是否發(fā)生變更作為判斷基礎。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和公允價值等5項會計計量屬性,是會計處理的計量基礎。如,按照新準則交易性金融資產按照公允價值計量,投資性房地產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等,由于計量基礎發(fā)生了變更,因此該變更屬于會計政策變更。
第三,以列報項目是否發(fā)生變更作為判斷基礎。
第四,根據會計確認、計量基礎和列報項目所選擇的、為取得與資產負債表項目有關的金額或數值(如預計使用壽命、凈殘值等)所采用的處理方法,不是會計政策,而是會計估計,其相應的變更是會計估計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