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會計的地位和作用也越來越重要,但不容置疑的是,其工作性質(zhì)和其他行業(yè)相比,似乎是與金錢打交道最多的行業(yè)。因此,作為一名會計人員來說,既然選擇了會計這個特殊職業(yè),那么,你的人生就當(dāng)“四看”:
第一看,當(dāng)“看得遠”。一位先哲說過:“要想使人生過得有意義,唯一的辦法就是高瞻遠矚放眼量”?催h之所以這樣重要,是因為一個人如果目光短淺,那是難有作為的,也難有“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寬闊視野,更難有謀大勢的寬廣思路,干大事的寬大胸襟。而沒有這樣的境界,在人生的歷程中,就難以擺脫“井底之蛙”的封閉和狹隘,難以看到山外之山、天外之天、人外之人,到頭來也就難成大事,只能在自我陶醉、自我滿足、自我欣賞甚或自我放縱中虛度光陰。由此可見,能否“看得遠”,是人生中至關(guān)重要的,它既包含目標,也兼容過程,更體現(xiàn)境界。只有“看得遠”,人生才會有動力,才會有愿景,才會過得有意義,才會煥發(fā)出絢麗多姿的色彩。那么,如何才能“看得遠”呢?古人云:“行千里路,讀萬卷書,布衣也可傲王侯”!靶星Ю锫贰保褪且岬孟鹿Ψ蛏钊牖鶎、深入實際、深入群眾調(diào)查研究,努力使自己的思想和言行符合客觀實際、符合發(fā)展規(guī)律、符合時代要求、符合群眾意愿,經(jīng)得起實踐的檢驗。“讀萬卷書”,就是要不斷學(xué)習(xí)新知識、接受新信息、研究新問題、掌握新本領(lǐng)。唯有這樣,才能做到知行合一,在實踐中使知識得到豐富和升華,使眼界變得更加開闊。
第二看,當(dāng)“看得準”。人生的歷程不僅漫長而且曲折不平坦?梢赃@樣說,世界上不僅沒有一個人的人生歷程是呈直線型的,而且每個人的行程、路徑也是各不相同的,其人生軌跡有的是螺旋式上升的,有的是跳躍式發(fā)展的,有的是波浪式前進的,有的是迂廻曲折的,有的是曲里拐彎的……在這其中有輝煌,也有黯淡;有成功、也有失;有平坦大道,也有深川大溝;有前行的足跡,也有歪斜的腳。挥屑で榈臍g呼,也有失落的悲痛……因此,作為一個財會人員,要走好人生路,不僅要“看得遠”,確立自己的人生大目標,還必須“看得準”。俗話說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看準自己腳下的路,堅實地邁好每一步,才能成功地到達大洋彼岸,步入人生理想的殿堂。否則,在人生的歷程上,不管哪一個環(huán)節(jié),哪一段路程,哪一個腳步踩空了、邁錯了、走偏了,都可能影響你的前程,給你的人生帶來遺憾,甚至是一失足而成千古恨。有鑒于此,每一個財會人員,在人生歷程上都應(yīng)始終牢記兩點:一是要保持清醒,特別是在大事大非面前,在一些重大決策面前,在人生叉路口的選擇面前,在權(quán)力、金錢、名位、美色的誘惑面前,要始終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要分清是非,明白事理,甄別善惡,明辨榮辱,把握重心,不為外界因素所左右、所牽制。二是要慎守坦途。因為人在逆境時,往往比較謹慎小心,也會平安無恙,而在順境中,則容易麻痹、驕傲、出問題、犯錯誤。因此,愈是在個人成長、進步順利之時,特別是大功告成、容易驕傲自滿之際,當(dāng)大權(quán)在握,容易飛揚跋扈之際,在飛黃騰達,魚躍龍門之際,愈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冷靜的思維,平衡的心態(tài)。唯有這樣,才能做到“在下位而不憂,在上位而不驕”,始終把握好人生的航向。
第三看,當(dāng)“看得淡”。人生在世,時時刻刻,事事處處都面臨著各種各樣的誘惑:高貴的權(quán)、美妙的名、珍奇的物、豐厚的利、嫵媚的色,都給人強烈的刺激,奇特的幻想,太多的欲望,尤其是財會人員,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每天都要與錢打交道,所面臨的誘惑會更多。在這種情況下,要做到以清醒健康的心智和平穩(wěn)從容的步履走好人生路,特別是在你的精神世界里斷然不可缺少淡泊。否則,各種各樣的誘惑就會毫不客氣地長驅(qū)直入你的五臟六腑,讓你在不知不覺中變得迷茫、沉淪、墮落、直至陷入囹圄而不能自拔。
既然如此,在物欲橫流的世界里,如何才能始終保持“物利兩忘”的超脫境界呢?筆者以為,關(guān)鍵是要保持心態(tài)平衡。分析一些腐敗分子的人生軌跡,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些人思想上的蛻變大多始于心態(tài)失衡。他們在剛走上領(lǐng)導(dǎo)崗位時,心態(tài)往往是平和的、務(wù)實的,所以也是勤政廉潔的。但當(dāng)他們看到社會上一些他們自認為能力、水平、付出并不如自己的人卻揮金如土、派頭十足時,便會心理失衡,逐漸產(chǎn)生非分之想,到最后,則是縱其欲而毀其心敗其身,墮入古人所說的“欲不除,如蛾撲燈,焚身乃止”的可悲境地。以此為鑒,在會計的人生歷程中,面對誘惑,要保持心態(tài)平衡,就必須做到“會比”。所謂會比,就是要像雷鋒同志那樣,生活上向低標準看齊,要多與普通群眾、農(nóng)村貧困戶、下崗職工比,而不是與大款、明星、暴發(fā)戶比;工作上向高標準看齊,要多比敬業(yè)精神、履職態(tài)度、工作業(yè)績;比對國家、對社會、對人民所作的貢獻,而不是去比職位、比權(quán)力、比排場、比闊氣、比待遇、比享受。唯有這樣,才能比出平常人的心態(tài),比出淡泊名利、清心節(jié)欲的道德情操。
這里,值得注意的是,也許有人會說:“淡泊名利是消極遁世,是玩世不恭,是無為之人的最好借口”。其實,你錯了。我們所說的“看得淡”,既不是不思進取,無所作為,更不是沒有追求,要當(dāng)苦行僧,而是要以一顆出污泥而不染的純凈之心對待生活和人生,以“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心智陶冶情操,修身養(yǎng)性。說白了,“看得淡”,其實就是留一份關(guān)愛給自己,其實就是不讓物欲踐踏身體,不讓浮名虐待生命的一種自我保健。
第四看,當(dāng)“看得透”。這是最難最關(guān)鍵也是最高境界的一看。這一看如果看好了,必定會看得遠、看得準、看得淡。反過來說,之所以看不遠、看不準、看不淡,根源就在于沒有把人生看透。有的人能看清周圍的山、周圍的水、周圍的物,但卻常?床磺、看不透人生,其原因主要源于以下“四性”:其一,人具有多面性。人的性格行為及其表現(xiàn)是復(fù)雜多面的,有的人口蜜腹劍,有的人口是心非,也有的人外強中干,還有的人兩面三刀……其二,人具有巧飾性。有的人表里不一故意隱瞞真實面目而示人以假,比如某人明明正在和第三者約會,卻打電話告訴妻子,說自己正在加班。其三,人具有愛憎性?陀^地說,許多人在主觀上都易有“愛而不知其惡,憎而遂忘其善”的弱點。其四,人具有多變性。當(dāng)外部環(huán)境變化時,人也會隨之改變,而且有些改變往往就在一念之間。正因為如此,所以說“看得透”最不容易。不過話又說回來,人生就是那么怪,你看得透也好,看不透也罷,其路終歸是要走的。其實,這個走的過程就是不斷尋找、不斷認識、不斷判斷、不斷完善自我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對財會人員來說,要想走好每一步,就必須認真地、自覺地按照江澤民同志提出的“四自”要求,經(jīng)常審視自己、檢點自己、告誡自己:一要自重。無論何時何地,也不管在什么情況下,對自己的人格、自己的言行、自己的形象、自己的名譽都要非常珍重,既要不失于輕浮流俗,也不要妄自菲薄,更不要狂妄自大,待人處事一定要與自己的身份相符,要以德服人,以德樹威。二要自省。要養(yǎng)成每日“三省吾身”的習(xí)慣,經(jīng)常反思自己的行為,檢點自己的作風(fēng),修正自己的錯誤。三要自警。要時時處處用黨的紀律和國家法律法規(guī)來約束自己,警醒自己:要慎初、慎權(quán)、慎欲、慎言、慎行、慎仿、慎友、慎微、慎獨、慎終;要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頂?shù)米⊥犸L(fēng)、抗得住誘惑、管得住小節(jié)。四要自勵。在人生處于順境時,要激勵自己戒驕戒躁,不斷進取,不斷開拓,不斷創(chuàng)新;當(dāng)人生處在逆境時,要激勵自己站直了,不自卑、不氣餒、不消沉、不趴下,要敢于直面困難、直面挫折、直面挑戰(zhàn),始終高揚積極向上的風(fēng)帆。
人生歷程盡管漫長而艱險,其間甚或還有許多偶然性、不確定性、不可預(yù)見性,但筆者堅信,只要做到以上“四自”,就一定能看清、想開、悟透人生,也就一定能在人生歷程中不斷認識自我、否定自我、充實自我、戰(zhàn)勝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從而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靚麗人生風(fēng)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