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30 21:24 來源:劉霞玲
我國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的《企業(yè)會計準則——基本準則》(以下簡稱“基本準則”)中首次引入了“利得”和“損失”的概念,與美國等西方國家不同,我國未將“利得”與“損失”作為會計要素,而是體現在“利潤”與“所有者權益”要素中。2008年1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所得稅法》及實施細則沒有明確引入“利得”和“損失”的概念,其相關內容分布于收入、扣除、資產的稅務處理等條款中。下面分析比較有關利得與損失的會計與稅務處理。
“利得”與“損失”的涵義
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發(fā)布的財務會計概念公告,將“利得”和“損失”作為財務報表要素,分別定義為:利得是一個主體由于主要經營活動以外的或偶然發(fā)生的交易以及在某一期間除了由于收入和業(yè)主投資所引起的,影響該主體的所有其他交易和事項(事件)導致的產權(凈資產)的增加。損失是一個主體由于主要經營活動以外的或偶然發(fā)生的交易以及在某一期間除了由于費用和分派業(yè)主款所引起的,影響該主體的所有其他交易和事項(事件)導致的產權(凈資產)的減少。
我國基本準則也明確了“利得”與“損失”的概念,概念與美國相近,但并非會計要素。分別定義為:利得是指企業(yè)非日;顒铀纬傻、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入;損失是指企業(yè)非日;顒铀l(fā)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出。并將利得與損失分為“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和“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兩大類。前者是指不應計入當期損益、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發(fā)生增減變動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利得或者損失,呈報于資產負債表中;后者是指應當計入當期損益、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發(fā)生增減變動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利得或者損失,呈報于利潤表中。具體利得與損失存在于各具體會計準則中。
另外,“利得”和“損失”這兩個概念是對應“收入”和“費用”提出的。根據基本規(guī)則對收入和費用分別定義,可以看出“利得”和“損失”反映的是非日;顒拥、所有者投入、分配利潤外的權益增減,“收入”和“費用”反映的是日;顒拥摹⑺姓咄度、分配利潤外的權益增減。這四項內容共同構成企業(yè)的全面收益(Comprehensive Income)。
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
(一)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的會計處理
受傳統(tǒng)做法的影響,我國會計上“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直接在“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中列示。主要包括:(1)將持有至到期投資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重分類日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2)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除減值損失和外幣貨幣性金融資產形成的匯兌差額外的公允價值變動;(3)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投資性房地產時,自用房地產或作為存貨的房地產轉換為投資性房地產,轉換日公允價值大于原賬面價值的差額;(4)采用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被投資單位除凈損益以外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在持股比例不變的情況下,企業(yè)按照持股比例計算應享有或承擔的份額;(5)發(fā)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權益成分的公允價值t(6)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同一控制下企業(yè)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的合并價差部分。上述(1)~(5)項資本公積屬于公允價值計量下的資產利得或損失,在相關資產出售轉讓和債券轉換為股票時轉銷。如在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時將原計入的資本公積轉入投資收益,在出售投資性房地產時將原計入的資本公積轉入其他業(yè)務收入,第(6)項資本公積是出于實質重于形式的考慮,因同一控制下的企業(yè)合并不具有交易實質,會計上不確認損益?梢,會計上直接計人資本公積的利得與損失主要是由于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的運用引起的與賬面價值的差異。
(二)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的稅務處理
上述(1)~(5)項計入資本公積的利得與損失,新所得稅法不予確認為收入或扣除。新所得稅法規(guī)定,企業(yè)的各項資產,包括固定資產、生物資產、無形資產、長期待攤費用、投資資產、存貨等,以歷史成本為計稅基礎。歷史成本,是指企業(yè)取得該項資產時實際發(fā)生的支出。企業(yè)持有各項資產期間資產增值或者減值,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guī)定可以確認損益外,不得調整該資產的計稅基礎。對第⑥項資本公積,屬于企業(yè)與關聯(lián)方之間的業(yè)務往來,新所得稅法在“特別納稅調整”中進行規(guī)范,不符合獨立交易原則而減少企業(yè)或者其關聯(lián)方應納稅收入或者所得額的,稅務機關有權按照合理方法調整。稅法上不論是同一控制下的企業(yè)合并還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yè)合并,按付出資產的公允價值予以確定,付出資產賬面價值與其公允價值的差異都應確認為資產轉讓所得。
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
(一)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的會計處理
會計上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主要包括項目:
1,資產減值損失。具體包括應收款項、存貨、長期股權投資、持有至到期投資、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采用成本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等資產發(fā)生的減值損失。
2,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具體包括:(1)交易性金融資產等以公允價值計量且變動計人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2)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與原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3)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投資性房地產時,自用房地產或作為存貨的房地產轉換為投資性房地產,轉換日公允價值小于原賬面價值的差額。
3,投資收益。具體包括:(1)對聯(lián)營企業(yè)和合營企業(yè)以及有重大影響企業(yè)(采用權益法核算)地投資性持有期間的投資收益;(2)金融資產在宣告發(fā)放股利和利息以及出售時的投資收益,成本法下長期股權投資在宣告發(fā)放股利時的投資收益,長期股權投資轉讓時的投資收益。第一類投資收益會計上是在年末資產負債表日確認投資收益。
4,營業(yè)外收入與營業(yè)外支出。包括處置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等非流動資產、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政府補助、盤盈、盤虧、接受捐贈與捐贈支出、非常損失、罰款等。
(二)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的稅務處理
針對會計上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下面相應分析其稅務處理。
1,稅法上對資產減值損失的規(guī)定:未經核定的準備金支出不得扣除。未經核定的準備金支出,是指不符合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guī)定的各項資產減值準備、風險準備等準備金支出。
2,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稅法上一般也不予確認。新所得稅法規(guī)定,企業(yè)的各項資產,包括固定資產、生物資產、無形資產、長期待攤費用、投資資產、存貨等,以歷史成本為計稅基礎。歷史成本,是指企業(yè)取得該項資產時實際發(fā)生的支出。企業(yè)持有各項資產期間資產增值或者減值,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guī)定可以確認損益外,不得調整該資產的計稅基礎。
3,對于投資收益,稅法出于可靠性的考慮,仍恪守了實現制原則,即只有在企業(yè)基本確定可以收到被投資方發(fā)放的股息、紅利時,才計入當期的應稅所得。金融資產在宣告發(fā)放股利和利息以及出售時的投資收益,成本法下長期股權投資在宣告發(fā)放股利時的投資收益,長期股權投資轉讓時的投資收益。這些都是已實現的收益,稅法予以確認。而采用權益法核算時持有期間的投資收益,因為該收益實質上是未實現的所得,稅法上不予確認。新所得稅法規(guī)定: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是指企業(yè)因權益性投資從被投資方取得的收入。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guī)定外。
4,會計上列入營業(yè)外收入與營業(yè)外支出中的利得與損失內容繁多,稅法上有的要計入收入與扣除額,有的稅法上不予確認。稅法上不予扣除的有:稅收滯納金、罰金、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不得扣除;稅法上可以部分扣除的有:企業(yè)發(fā)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其他捐贈支出不得扣除;企業(yè)發(fā)生的損失,減除責任人賠償和保險賠款后的余額,依照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的規(guī)定扣除。損失是指企業(yè)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fā)生的固定資產和存貨的盤虧、毀損、報廢損失,轉讓財產損失,呆賬損失,壞賬損失,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損失以及其他損失。
利得和損失會計與稅務處理的差異分析
稅法與會計服務的目的不同。會計側重于經濟業(yè)務的實質,稅法從組織財政收入的角度出發(fā),側重于企業(yè)經濟業(yè)務社會價值的實現,這決定了兩者必然存在差異。
1,會計將可靠性作為最主要的信息質量要求,而稅法更加強調可靠性。稅法的可靠性體現在稅法對歷史成本和確定性原則的運用上。確定性原則要求經濟業(yè)務導致的收入和支出是已經確定發(fā)生,相關的納稅義務才會產生,如對未來可能發(fā)生的收入和費用稅法往往明確不予考慮;強調歷史成本原則的原因在于,歷史成本具有客觀性、可驗證性和易于取得的特點,它充分考慮到了納稅的權威性、客觀性和公正性;比如會計對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的部分資產的持產利得要確認,如投資性房地產、交易性金融資產要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持產利得計入資本公積。而稅法不認可這種重估增(減)值,企業(yè)持有各項資產期間資產增值或者減值,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guī)定可以確認損益外,不得調整該資產的計稅基礎。歷史成本計量模式下物價變動帶來的持產利得,稅法體現在最終的資產處置中。再如會計上要求對非貨幣性資產全面計提減值準備計人資產減值損失影響利潤,從而調整相關資產原入賬價值,但稅法除對核定的準備金支出予以承認外,其他概不承認,因為不符合確定性原則。稅法如此堅持歷史成本原則的原因在于稅款的征納是法律行為,其合法性必須有可靠的證據做支持。與公允價值相比,歷史成本原則確實在某些情況下不能真實地反映資產等要素的實際價值,但是它的可靠性強,在涉稅訴訟中能夠提供有力的證據,因此,稅法一般不會接受公允價值而放棄歷史成本,稅法只在少數情況下運用公允價值。而新會計準則體系中較大范圍地引入了公允價值,這就必然帶來大量的納稅調整事項。
2,會計將相關性作為主要的質量要求之一,進而引入了公允價值計量屬性,因為公允價值的運用能有效地增強會計信息的相關性,為投資者、債權人等眾多利益相關者提供更加有助于其決策的信息。稅法也有相關性原則,而稅法中的相關性原則完全是出于政府征稅的目的,強調的是稅前扣除的費用應該與同期收入有因果關系,即納稅人可扣除的費用從性質和根源上必須與其取得的收入相關,兩者不是一回事。稅法也引入了公允價值計量屬性,但主要是資產交易過程如轉讓、捐贈、投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等方式,而不是資產持有。如新所得稅法規(guī)定,企業(yè)以非貨幣形式取得的收入,應當按照公允價值確定收入額。公允價值,是指市場價格確定的價值;采取產品分成方式取得收入的,按照企業(yè)分得產品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其收入額按照產品的公允價值確定。
3,權責發(fā)生制是企業(yè)會計核算的基礎,按照權責發(fā)生制,企業(yè)必須以經濟業(yè)務中權利、義務的發(fā)生為前提進行會計處理,然而權責發(fā)生制帶來了大量的會計估計,稅法對此持保留態(tài)度。稅法普遍遵循權責發(fā)生制,這在所得稅上有明顯表現——應納稅所得額就是在會計利潤基礎上調整的,但稅法往往對權責發(fā)生制的運用施加了限制,必須結合收付實現制。其原因主要出于以下兩方面的考慮:一是權責發(fā)生制的運用要求一定的主觀判斷,出于保持稅法權威性的需要,對其運用施加限制,尤其是對成本、費用和計稅扣除項目予以規(guī)范時。如各種資產的減值準備只有在實際發(fā)生損失時才能抵扣應納稅所得額。二是納稅人的納稅能力和支付能力,稅款支付與企業(yè)的其他費用支出有所不同,稅款支付必須全部是現金支出,因此,在考慮納稅能力的同時,也應考慮稅款的支付能力。
4,實質重于形式是重要的會計信息質量要求,但稅法卻一般不認可。會計對實質重于形式的正確運用j關鍵在于會計人員的職業(yè)判斷是否可靠,而稅法中對任何涉稅事項的確認、計量則必須有明確的法律依據,必須有據可依,不能估計,稅法對該項原則的解釋更強調的是“實質至上原則”,其目的是防止納稅人濫用稅法條款。如2002年滬市一家上市公司發(fā)生巨額虧損34億元,創(chuàng)該年我國上市公司虧損之最,其中計提壞賬準備金占其公司虧損額的98,7%。如果稅法承認會計的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即承認其計提的巨額壞賬準備,則當年所得稅稅基將受到嚴重的侵蝕。會計可以根據實質重于形式原則計提壞賬準備,但稅法一般是不予接受的。
5,謹慎性是重要的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稅法一般也不認可。謹慎性有利于提高會計信息質量,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就是謹慎性原則的具體運用。稅法否定謹慎性原則,其主要原因在于:(1)謹慎性原則對收入和費用的處理不對稱,當會計事項存在不確定性時,謹慎性原則要求少計收入、多計費用,如果稅法上認可謹慎性原則,必將減少或滯后企業(yè)應繳稅款,這無異于讓稅務部門替企業(yè)承擔風險;(2)謹慎性確認的損失往往沒有交易憑證,不符合確定性原則。因為稅法對所得稅稅前扣除費用的基本原則是“據實扣除”,即任何費用(或損失)確屬真實發(fā)生。企業(yè)計提的各項資產減值準備,是會計人員憑借職業(yè)判斷做出的估計,這很難取信于稅務部門,因其損失并不是“真實地發(fā)生”。會計估計的這種風險,稅法之所以不允許扣除,是因為政府的征稅行為不能建立在對或有事項的會計估計上,國家稅收不能承擔納稅人的經營風險,稅法強調的是在有關資產真正發(fā)生永久或實質性損害時能得到即時處理。
6,由于稅法服務的目的側重于企業(yè)經濟業(yè)務社會價值的實現,對于會計列入營業(yè)外支出的但不體現社會價值的支出,如罰款、罰金、稅收滯納金、被沒收的財物損失、非公益性捐贈等,稅法上不得扣除。
【對話達人】事務所美女所長講述2017新版企業(yè)所得稅年度申報表中高企與研發(fā)費那些表!
活動時間:2018年1月25日——2018年2月8日
活動性質:在線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