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會計造假成本越來越高,有些上市公司轉而利用現行會計法規(guī)的某方面規(guī)定不具體、不明確的缺陷以及通過會計政策的選擇等方面進行會計信息的操縱。
從技術上看,上市公司操縱會計信息的手段司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通過非法手段即會計造假;另一類是通過合法的手段,即利用現行會計法規(guī)的缺陷和會計政策的選擇進行會計信息操縱。由于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制建設正在逐步完善,監(jiān)管力度越來越大,對會計造假的處罰力度越來越重,會計造假的成本越來越高,會計造假已不合算了。因而,有些上市公司轉而利用現行會計法規(guī)的某方面規(guī)定不具體、不明確的缺陷以及通過會計政策的選擇等方面進行會計信息的操縱。具體手段主要表現在:
一、上市公司通過過度剝離來優(yōu)化
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
在股票發(fā)行上市的行政審批制下,股票發(fā)行額度成為十分稀缺的資源。企業(yè)為了達到發(fā)行—亡市或提高發(fā)行價格的目的,有的將部分經營業(yè)務和經營性資產剝離,或者進行局部改制上市;有的將原本不具有獨立面向市場能力的生產線、車間和若干業(yè)務拼湊成一個公司上市;有的將本應屬于擬上市公司負擔的三年以上的應收賬款剝離給母公司,同時將母公司部分賬齡短的應收賬款置換到擬上市公司;有的將歷年的潛虧在待攤費用、遞延資產等科目上長期掛賬;還有的通過把母公司或關聯公司的收入剝離到擬上市公司,而將擬上市公司的費用剝離到母公司的做法來增加擬上市公司的利潤。
二、利用資產重組和關聯交易操縱會計信息。
利用資產重組和關聯交易粉飾會計報表,操縱會計信息,在上市公司中已是屢見不鮮的事,如瓊民源、世紀星源等,它們的手法主要有:
(1)通過關聯方購銷活動增加收入,轉嫁費用。我國的上市公司與母公司之間存在著各種千絲萬縷的關系,有的上市公司利用與母公司的購銷關系,從母公司以較低的價格購進材料,母公司以較高的價格從上市公司購買產品,從而虛增上市公司收入,將費用轉嫁給母公司,操縱利潤。
(2)上市公司通過與母公司的資產轉讓置換來操縱利潤。如上市公司將不良資產和大額債務剝離給母公司或母公司控股的子公司,以達到降低
財務費用、避免不良資產經營產生的虧損或損失的目的,而將母公司的優(yōu)質資產低價賣給上市公司,或與上市公司的不良資產進行不等價交換,從而操縱會計信息。
(3)資產租賃。有些上市公司是母公司剝離一部分資產后上市的,有些經營性資產是從母公司租賃獲得的,其租賃的數量、方式和價格卻由上市公司和母公司協(xié)商決定,成為上市公司操縱會計信息的又一手段。
(4)計收資金占用費。按照我國現有法規(guī)規(guī)定,企業(yè)之間不允許相互拆借資金,但我國上市公司關聯企業(yè)間資金拆借現象較為普遍。上市公司可以通過關聯交易向母公司計收資金占用費,還可以通過關聯交易向被投資公司計收資金占用費,從而增加營業(yè)外收入,增加上市公司的利潤。
(5)受托經營。在我國目前尚無受托經營方面的法規(guī)的情況下,有些上市公司將不良資產委托給母公司經營,定期收取委托經營收入,既避免了不良資產虧損,又獲得了一筆利潤;或者母公司將優(yōu)質資產以較低的托管費用委托上市公司經營,虛構上市公司的經營業(yè)績,受托經營成為上市公司操縱利潤的又一手段。
三、利用會計政策選擇和變更操縱會計信息。
企業(yè)選擇的會計政策不同將導致反映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有重大差異,由于我國會計政策既有統(tǒng)一性,又有靈活性,因而也就成為上市公司進行會計信息操縱的手段之一。
(1)改變折舊方法。
(2)改變長期投資的核算方法。
(3)利用“八項”計提調節(jié)利潤。我國在1999年上市公司執(zhí)行《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制度》計提壞賬準備、短期投資跌價準備、存貨跌價準備和長期投資減值準備的基礎上,從2001年1月1日起,上市公司執(zhí)行新的《企業(yè)會計制度》,又增加了資產減值準備、無形資產減值準備、
在建工程減值準備和委托貸款減值準備�!鞍隧棥庇嬏釋︖M一步擠去上市公司資產的“水分”,使會計信息更加真實、客觀,發(fā)用。但由于“八項”計提的計提比例和方法由上市公司會計人員根據職業(yè)判斷自行確定,帶有很大的主觀性,一定程度上為上市公司利用“八項”計提操縱會計信息留下了空間。
(4)變更存貨計價方法。
(5)不按權責發(fā)生制原則確認收入和費用。有的—亡市公司常常采用提前確認收入的手段來虛增利潤,還有的上市公司對本不應資本化的支出進行資本化,從而減少成本費用,達到虛增利潤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