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各級財政部門的組織與推動下,全國各地都在進行在職會計人員會計電算化中級培訓工作,但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存在諸多應該由財政部門和會計電算化同行思考的問題,現提出來與同仁商榷。
一、會計電算化中級培訓存在的問題
1.培訓目標模糊
按財政部在《會計電算化知識培訓管理辦法(試行)》中提出的中級培訓目標為“通過中級培訓,使一部分會計人員能夠對會計軟件進行一般維護或對軟件參數進行設置,為會計軟件開發(fā)提供業(yè)務支持”。據此可以認為,對在職會計人員的會計電算化中級培訓內容與大學的會計專業(yè)以及會計電算化專業(yè)學生學習的內容不同,在職會計人員主要應注重非程序性的會計軟件應用及一定的系統分析能力,而不應像大學要求學生具備系統分析能力,并學會計算機語言,具有一定的程序設計能力。但實際上各地的會計電算化中級培訓點進行在職人員會計電算化中級培訓時缺乏明確的培訓目標,只是選用教材中的一部分內容進行講授,造成在職會計人員無法對財務軟件數據系統地進行運用、分析。
2.亟待改進和更新會計電算化中級培訓教材內容
目前,各地進行會計電算化中級培訓的教材,基本上都是由兩部分組成:一是運用財政部全國會計人員繼續(xù)教育教材編審委員會編寫的《會計電算化中級知識》(1999年4月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二是由當地財政部門選中的各軟件公司針對本公司財務會計軟件編寫的中級教程。在《會計電算化中級知識》中,講課內容較多涉及到WINDOWS95的基本操作、visual foxpro數據庫和access數據庫等內容,卻缺少在職會計人員應當掌握的非程序性內容,如會計軟件總體結構的認識、了解,運用EXCEL進行企業(yè)成本計算、生產費用匯總分配、財務分析,會計軟件維護的技巧與方法等內容。
3.各培訓點培訓學時少,教學內容不能參照《會計電算化中級培訓》教學大綱執(zhí)行
按照教學大綱要求,一般各培訓點的會計電算化中級培訓應為120學時左右,而實際上有的培訓點僅有50一60學時,甚至更少,特別是在上機過程中,布的培訓點甚至出現兩人共用一臺微機的情況,這樣,每個人的學時就更少,同時由于沒有建立相應的教學大綱,也談不上按教學大綱進行教學,其后果是嚴重影響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當然也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
4.各培訓點聘請的培訓教師水平參差不齊,嚴重影響會計電算化中級培訓質量
一般說來,各培訓點應該選聘參加過會計電算化中級師資培訓的教師,或選聘大學具有高職稱、高學歷、經驗豐富的專門講授會計電算化課程的教師,以保證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但有的培訓點從節(jié)約資金角度出發(fā),請一些根本沒有師資證書或只懂一點電腦知識而不懂會計的人員充當教師,這顯然不能保證教學質量要求。
5.各培訓點生源大戰(zhàn)、降價培訓,降低了會計電算化中級培訓質量
據考察,隨著各地會計電算化中級培訓工作的進行,在職會計人員的生源在逐步減少,于是各地出現了各培訓點進行生源朵戰(zhàn)和降價培訓的情況,單從降價來看,看似有利于會計人員,可實際上會計人員所得到的培訓知識更少,效果更差,只相當于買了一個會計電算化中級證書。
二、提高會計電算化培訓質量的保障措施
1.財政部門加強對各培訓點監(jiān)管力度
在當前,各財政部門應加強監(jiān)管力度,實時規(guī)范各培訓點的行為,主要包括:
(1)檢查各培訓點的硬件設備情況。主要檢查能保障培訓使用的計算機數量,特別要規(guī)定各培訓點能進行中級培訓電腦的最低數量,凡是低于最低數量的培訓點,要限期整改,到時還達不到數量要求的可取消該培訓點。
(2)檢查機房是否采用局域網系統,是否方便學員了解中級培訓中的網絡知識內容。
(3)檢查培訓點所用財務軟件。主要檢查財務軟件的可用性以及EXCEL軟件的完整性。由于要運用EXCEL對財務數據進行財務分析,就要求運用EXCEL中的“加載宏”功能對財務數據的分析功能。
(4)檢查學員情況。主要檢查在學員招收中,是否有學員未參加會計電算化初級培訓而直接參加中級培訓的情況,并抽查了解學員的學習培訓情況。
(5)要求各培訓點建立培訓教師掛牌教學,實行競聘上崗制度。從培訓效果和培訓質量考慮,一方面要求對培訓教師進行資格認定審查,主要內容包括培訓教師的職稱、學歷、經歷以及以前的教學成果和科學研究成果;另一方面進行競聘上崗制度,由學員選擇教師進行會計電算化中級培訓教學。
(6)加強對各培訓點會計電算化中級培訓的過程管理。主要是針對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根據教學課表對學員進行一定的回訪工作。同時,公開財政部門主管該項工作人員的辦公電話號碼,一方面有利于解答學員提出的各培訓點教學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與培訓點相互溝通,從而規(guī)范各教學點的會計電算化中級培訓工作。
(7)建立各培訓點的年審制度。財政部門每年可根據會計電算化中級培訓點的實際情況和學員反饋的信息,在廣泛調查研究后決定是否繼續(xù)或取消該會計電算化中級培訓點。
(8)要求各培訓點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由于培訓內容中既有程序性操作的軟件知識,又有非程序性操作的財務軟件數據匯總合并等內容,因此要靈活地展示該過程,僅靠“黑板+粉筆”方式是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財政部門應要求各培訓點運用投影儀等設備,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方式進行網絡教學。
2.明確在職會計人員會計電算化中級培訓的教學目標要求
對在職會計人員主要強調對財務會計軟件的總體結構和應用情況及軟件一般性維護工作。主要包括:(1)會計軟件的總體結構;
(2)財務軟件的最優(yōu)化初始化設置;
(3)運用EXCEL對會計軟件的數據進行匯總、合并;
(4)運用EXCEL建立一套適合本單位成本計算及費用匯總分配方法;
(5)運用會計數據進行財務會計圖形分析工作;
(6)會計軟件的一些相關維護知識等。
3.更新現有教材內容
教材更新后的主要內容如下:
(1)WINDOWS2000的簡單介紹。主要講述WINDOWS2000基本操作、資源管理器的使用、磁盤掃描及磁盤管理與碎片整理等內容,還可以簡單介紹一下WINDOWS XP的新特性。
(2)計算機網絡基礎。主要講述網絡的一些基礎特征、網絡的分類、體系結構、協議以及網絡系統的組成,電子郵件工具的運用、文件傳輸,并要求講清楚互聯網引起會計電算化的變化、發(fā)展趨勢。
(3)會計軟件系統的需求分析。介紹會計軟件的開發(fā)方法、可行性研究和系統需求分析工作。
(4)會計軟件的結構。主要要求掌握會計軟件的總體結構與功能結構。
(5)會計數據的綜合運用。主要講述運用賬務和會計報表系統的數據實現財務分析,以及運用EXCEL對企業(yè)數掘進行分析,如運用EXCEL強大的函數功能實現企業(yè)成本計算、費用歸集分配分析和圖形分析等。
(6)會計電算化系統的實施與運行管理。著重講述單位建立會計電算化系統時硬件系統的建立、軟件系統的選擇、會計軟件的運行維護與實施以及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等。
(7)會計電算化的發(fā)展。介紹會計電算化的結構與功能的發(fā)展、平臺與技術的發(fā)展過程。特別是讓學員了解當前管理型財務軟件ERP的一些基本特征和發(fā)展趨勢。通過以上分析,我們認為首先必須加強財政部門對各培訓點的監(jiān)管力度,檢查各培訓點可用電腦數量情況、軟件情況、招生情況、教學培訓情況及信息反饋等,加強會計電算化培訓的過程管理,進一步規(guī)范各培訓點行為,在明確會計電算化中級培訓目標和培訓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采用培訓點老師競聘上崗制度,以提高會計電算化中級培訓教學質量、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