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制度落伍了
隨著美國股市回升,又有警告說,投機活動正在增加,可怕的經濟“泡沫”再次冒起。最常引用的證據就是,若以過去的標準來衡量,股票的市盈率仍然高居不下,由此可以斷定,投資者們對重新入市產生興趣,正好反映出他們對未來過于樂觀。然而,這種觀點卻忽視了美國經濟中所發(fā)生的巨大變化,也忽視了這些變化已經影響到“公認會計原則”(GAAP)在評估上市公司市值時的作用。
當初產生GAAP時,我們的世界不太一樣:公司用于生產的資產屬有形資產,一般是向第三方采購得來。例如,鐵路公司購買機車及車廂,制造商添置車床,零售商買下建筑物用作店鋪。購置這些項目的費用被列入購買方的資產負債表,這個過程叫做“資本化”。隨著這些資產被用來賺取收入,也逐漸地經歷折舊。這一方法準確地體現(xiàn)了公司的利潤狀況,因為起碼在理論上,它包括了同一時期內公司的收入和用于賺取收入的資產成本。
但是,將這個標準會計方法應用到現(xiàn)今的公司時,就會產生一種誤導的結果。目前普遍的情況是,美國已經進入知識經濟或信息經濟,價值由腦力勞動創(chuàng)造,而不是通過物質生產,例如電腦程序設計、藥品研究、服裝設計等。事實上,與此相關的制造業(yè)萎縮已成為總統(tǒng)大選的一個議題。盡管大多數(shù)人都接受這個觀點,但是他們沒有認識到它與會計制度之間的聯(lián)系。
根據GAAP原則,員工的工資發(fā)放以后,就會在資產負債表中銷去。因此,設計師、研究員和工程師所做的腦力勞動,盡管創(chuàng)造了可賺取收入的生產性資產(例如計算機程序),但卻不會出現(xiàn)在任何一家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上。
這種做法的后果在今天的證券市場上隨處可見。在上世紀70年代初,美國公司的市值與其資產負債表上的價值基本為1:1.到了90年代末,兩者的比率已是6:1.
這一現(xiàn)象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釋為什么許多分析家把過去市盈率高居不下,看成是泡沫再起的跡象而大加伐撻。在傳統(tǒng)的制造企業(yè)中,計算盈利是用收入減去機器、設備和其它項目的每年折舊。但是,今天的知識型企業(yè)在內部通過員工的腦力勞動創(chuàng)造了生產性資產,企業(yè)公布的盈利數(shù)字已完全扣減了相關的成本費用。像這樣的例子并非少數(shù),據估計,標準普爾指數(shù)500種股票價值的80%就由各種無形資產構成。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在當今知識經濟中,公司盈利的質量遠優(yōu)于傳統(tǒng)企業(yè)。由內部產生的無形資產所帶來的盈利,不管它們的實際價值是多少,都已經因扣除成本而減少。而在傳統(tǒng)企業(yè)中,這些成本則轉化為資本,并隨著時間的推移從資產負債表中消失。難怪投資者們會給這些知識型企業(yè)較高的市盈率。
應當注意到,這一現(xiàn)象反映了GAAP中內在的缺陷。GAAP的原則是基于:資產負債表中生產性資產的合理價值由其購買價格所決定。這個原則本來有它一定的道理,在GAAP會計原則不斷成熟發(fā)展的數(shù)百年當中,公司是從外部獲得生產性資產。但是,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這些資產可以并且已經在內部獲得了。它們通常都具有或高或低的價值,然而卻與實際的員工成本毫不相干,因此這些成本無法在資產負債表中實現(xiàn)資本化。
換句話說,我們今天看到一直以來市盈率高居不下,其中反映的問題并非經濟泡沫卷土重來,也不是投資者們過于樂觀,而是GAAP作為一種財務報告體系在知識經濟中已經失效。
作者系美國企業(yè)研究所常任研究員,曾任里根政府的財政部總顧問及白宮顧問。
當初產生GAAP時,我們的世界不太一樣:公司用于生產的資產屬有形資產,一般是向第三方采購得來。例如,鐵路公司購買機車及車廂,制造商添置車床,零售商買下建筑物用作店鋪。購置這些項目的費用被列入購買方的資產負債表,這個過程叫做“資本化”。隨著這些資產被用來賺取收入,也逐漸地經歷折舊。這一方法準確地體現(xiàn)了公司的利潤狀況,因為起碼在理論上,它包括了同一時期內公司的收入和用于賺取收入的資產成本。
但是,將這個標準會計方法應用到現(xiàn)今的公司時,就會產生一種誤導的結果。目前普遍的情況是,美國已經進入知識經濟或信息經濟,價值由腦力勞動創(chuàng)造,而不是通過物質生產,例如電腦程序設計、藥品研究、服裝設計等。事實上,與此相關的制造業(yè)萎縮已成為總統(tǒng)大選的一個議題。盡管大多數(shù)人都接受這個觀點,但是他們沒有認識到它與會計制度之間的聯(lián)系。
根據GAAP原則,員工的工資發(fā)放以后,就會在資產負債表中銷去。因此,設計師、研究員和工程師所做的腦力勞動,盡管創(chuàng)造了可賺取收入的生產性資產(例如計算機程序),但卻不會出現(xiàn)在任何一家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上。
這種做法的后果在今天的證券市場上隨處可見。在上世紀70年代初,美國公司的市值與其資產負債表上的價值基本為1:1.到了90年代末,兩者的比率已是6:1.
這一現(xiàn)象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釋為什么許多分析家把過去市盈率高居不下,看成是泡沫再起的跡象而大加伐撻。在傳統(tǒng)的制造企業(yè)中,計算盈利是用收入減去機器、設備和其它項目的每年折舊。但是,今天的知識型企業(yè)在內部通過員工的腦力勞動創(chuàng)造了生產性資產,企業(yè)公布的盈利數(shù)字已完全扣減了相關的成本費用。像這樣的例子并非少數(shù),據估計,標準普爾指數(shù)500種股票價值的80%就由各種無形資產構成。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在當今知識經濟中,公司盈利的質量遠優(yōu)于傳統(tǒng)企業(yè)。由內部產生的無形資產所帶來的盈利,不管它們的實際價值是多少,都已經因扣除成本而減少。而在傳統(tǒng)企業(yè)中,這些成本則轉化為資本,并隨著時間的推移從資產負債表中消失。難怪投資者們會給這些知識型企業(yè)較高的市盈率。
應當注意到,這一現(xiàn)象反映了GAAP中內在的缺陷。GAAP的原則是基于:資產負債表中生產性資產的合理價值由其購買價格所決定。這個原則本來有它一定的道理,在GAAP會計原則不斷成熟發(fā)展的數(shù)百年當中,公司是從外部獲得生產性資產。但是,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這些資產可以并且已經在內部獲得了。它們通常都具有或高或低的價值,然而卻與實際的員工成本毫不相干,因此這些成本無法在資產負債表中實現(xiàn)資本化。
換句話說,我們今天看到一直以來市盈率高居不下,其中反映的問題并非經濟泡沫卷土重來,也不是投資者們過于樂觀,而是GAAP作為一種財務報告體系在知識經濟中已經失效。
作者系美國企業(yè)研究所常任研究員,曾任里根政府的財政部總顧問及白宮顧問。
相關資訊:
熱點專題:
初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tài)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資產評估師 | 指南 | 動態(tài) | 大綱 | 試題 | 復習 |
中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tài)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高級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tài) | 試題 | 評審 | 復習 |
注冊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tài)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會計基礎知識 | 指南 | 動態(tài)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
稅務師 | 指南 | 動態(tài) | 查分 | 大綱 | 復習 | ACCA考試 | 指南 | 動態(tài)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